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有关规定,现将江苏省2018年第四批1178家企业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详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在App时代,如何做才能使得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出来的App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是很多创新型企业特别关心也特别头疼的问题。今天我们将从专利、商标、版权的三个方面分析App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019年度第一批入库企业名单
高新技术企业采取常年申报、集中受理、定期评审的方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集中受理各市、县科技局、国家和省级高新区报送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受理截止时间为:6月28日、7月31日和8月30日,申请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申报批次。企业向所在地科技局提交申报材料的截止时间以地方通知为准。
江苏省2019年第一批拟更名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公示
近日,国知局发布了最新的专利收费标准,自2017年7月1日开始执行
为贯彻落实《南京市“十三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宁政办发〔2017〕27号)及《南京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宁政办发〔2018〕83号)文件精神,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若干意见》(国知发管字〔2013〕87号)文件要求,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为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江苏省2018年第八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公示 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指引(试行)》(国科火字〔2017〕144号)等有关规定,现将江苏省2018年第八批1229家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详见附件)予以公示。
我国目前正大力发展国家高新技术实力,扶持和鼓励企业的发展。很多地区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也制定了非常好的奖励政策。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正是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知识产权部分的重要内容,属于分值最高的Ⅰ类知识产权。
2019年各地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时间(部分省市地区)
江苏省2019年第五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公示
英国国会通过了关于专利费用调整的立法。英国专利费用将上涨超过一定权利要求项的,应缴纳新费用。据悉该立法将在2018年4月份开始实施。
2017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的7大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决定延续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更多参与和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江苏省首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不低于30万!江苏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通知全文发布!
市科技局关于发布《2019年度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及组织项目申报的通知
345计划,创新团队,海外高层次人才,人才引进计划申报
省科技厅关于组织开展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2019年度入库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根据省工信厅《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度省星级上云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苏工信企信[2019]161号),经企业自愿申报、各区初审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拟认定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79家企业为2019年首批江苏省三星级上云企业(南京地区),具体名单见附件。
创新券主要用于企业研究开发过程中购买检验检测、技术认证、资质认证、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以及购买龙头企业开放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服务发生的支出。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深入推进创新名城建设,2019年度市软科学研究将聚焦创新的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法治化,突出重点方向,提高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决策支撑和政策引导作用。现将《2019年度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就项目组织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分类
2019年度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部分。
1.重点项目单项资助经费约10万元。课题名称详见《指南》第一部分,研究内容应包括研究背景、现状分析、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其中: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需重点阐述,具有为政府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咨询的应用价值与可操作性。
2.一般项目单项资助经费2-5万元,且需适当匹配自筹经费。申报单位按照《指南》所给出的重点领域、方向,可结合工作实际和决策需要,从不同角度自行确定选题。
二、申报组织
1.重点项目申报单位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一般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鼓励项目申报单位与有关方面联合,共同组成研究团队。与协作单位共同申报项目的申报单位应当与协作单位签订共同申报合作协议,协议书作为附件一并提交。
2.重点项目8个课题,每个课题同一申报单位限报1项,同一申请人限报1个课题。一般项目每个申报单位原则上每个研究方向只能申报1项。承担往年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尚未结题及连续3年获得立项的项目负责人,均不得参加本次项目申报。申报单位软科学研究归口管理部门应做好审核把关工作,规范授权程序。未经申报单位软科学研究归口管理部门同意的项目申报,视为无效。
3.申报项目应具有创新性和时效性,研究工作须在项目下达半年内完成。申报单位应同意其获立项支持的软科学研究成果由市科技局在网站上向社会公布。重点项目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市科技局享有。
三、填报要求
1.项目申报采取网上填报方式,南京市科技局网站:http://www.njkj.gov.cn,点击“科技计划管理系统”。申报单位注册成功后,请妥善保存登录名和密码,以便随时登录系统查看项目申报情况。
2.《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填写内容不得出现申报单位、参加单位的名称和项目组成员的姓名,以及其它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的内容与标识;第二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不得夸大、虚报。第一部分之五“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必须使用框图,仅文字表述无效,上传附件只限于图像文件(*.JPG格式),且文件不大于400KB。第二部分之六“证明材料目录”一栏,只需填写报送材料时所能够提交的纸质文本材料的目录,例如:①合作协议书;②XXX研究报告(研究成果名称)等等。但与证明材料目录相符合的纸质文本材料(一份)需另行提交。
3.网上提交申报材料后,请适时登录查看申报书形式审查结果。如未通过,应根据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局窗口反馈的修改意见及时进行修改并再次提交;若审查通过,可自动生成并打印正式申报书面材料(请使用word软件打开文件)。
四、其它事项
1.本次项目申报日期为2019年5月10日9:00-2019年5月30日17:00。
2.申报单位应于截止日前完成网上填报,并将申报系统自动生成的《申请书》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南京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信息表(重点项目一式七份,一般项目一式五份)分别左侧装订(不得使用压条、铁夹或穿孔),报经本单位软科学研究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统一送交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楼A1区科技局窗口A118、A119(江东中路265号,地铁二号线奥体东站4号出口,报送材料人员请携带身份证或市民卡),逾期概不受理。
联 系 人:南京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 邵晓亮
联系电话:025-68786228
联 系 人: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局窗口 申 辰
联系电话:025-68505119
附件:2019年度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9年5月7日
附件
2019年度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一、重点项目
1.南京加快东部崛起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链与产业链研究
主要内容:研究如何充分用好东部地区密集的科教资源,以建设麒麟科学城等创新载体为先手,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链与产业链,打造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增长极。
2.南京创新都市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主要内容:研究如何创新都市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城市 “硅巷”,推动创新载体与高校院所、城市空间有效融合,有效促进主城区转型发展的和创新载体提档升级的对策建议。
3.南京地标产业与重点高校优势学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主要内容: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标,充分发挥重点高校学科优势,促进产业与科研深度融合,探索构建具有南京特色地标产业与重点高校优势学科融合发展新模式。
4.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南京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主要内容:根据高质量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要求,探索“技术+管理+资本”的高效运作新机制,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的量质齐升。
5.南京优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对策研究
主要内容:研究南京如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健全培育服务体系,提升科技金融供给能力,助力金融资源支持创新名城建设的对策建议。
6.南京依托“校友经济”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主要内容:研究南京如何依托“校友经济”,通过解决校友组织、校友活动、校友回宁创业等问题,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7.新形势下南京高层次人才国际化招引机制研究
主要内容: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研究南京在高层次人才国际化招引机制上进行应对性调整的对策建议。
8.南京颠覆性技术的识别评价及支持机制研究。
主要内容:研究颠覆性技术孕育、成长、演进及爆发的模式与路径,从政策设计、机制优化、环境营造等视角,研究提出南京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对策。
二、一般项目
1.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相关问题研究;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建设创新名城相关问题研究;
3.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相关问题研究;
4.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建设“美丽古都”相关问题研究;
5.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相关问题研究;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关问题研究;
7.文化与科技融合,提升城市软实力相关问题研究;
8.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相关问题研究;
9.其他事关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问题和政策研究。
暂无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6 南京畅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苏ICP备16015823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0132号
上海总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安智路155号236-237室 | 电话:021-59948002 | 邮编:201805
南京分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玉兰路99号明发广场 | 电话:025-86522955 | 邮编:210012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